{{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福德~福德~立威綻新高~~庇佑鄉里,餘慶遶」
位於臺中市太平區新高里有座福德正神祠,有著自己的主題曲,在鄉里間傳唱著。與台灣多數土地廟相比,新高里的福德正神祠建造時間並不長,但香火鼎盛,身受當地信眾們信賴,本篇文章將為您介紹新高里的福德正神祠,與其供奉的伯公有怎樣的特色魅力?
臺中新光重劃區建置完成後,以原先當地著名的新高水上樂園為名,編製了新的里區。里有里長來處理鄉親的疑難雜症,但心靈的庇佑也不容忽視,居民們紛紛向里長建議,殷切希望有位土地公來守護這片土地與鄉民。
後續里長攜著里民期盼與熱心參與的民眾一同前往晉封威靈公都城隍廟請令,城隍爺被信眾的誠心所感,應杯派令,三個月後新高里的正式開光值勤,但尋找福地的逆境也由此展開。
當時信眾們還未找到適合伯公的家,開光後的伯公只好暫時住進里辦公處供里民參拜,聽聞隔日清晨一名里民就看見一尊超大土地公顯像,如此逸聞令人不禁對伯公守護土地居民的信念感到崇敬;對此,眾人與里長更加積極地想為伯公找到一塊福地入住。
汲汲尋找還是尋地未果,此時的伯公已先寄座回都城隍廟約一年之久,等待多時的祂向信眾傳達想要回到新高里有自己的家,只好將伯公暫時安置在立德公園內,後續三年內里長與廟公仍不斷在尋地的期望與失落中度過。
或許是先前地利時機未到,身為地方守護者,對自己管轄領地瞭如指掌的土地公為自己找到了一處箭水聚財的福地,地點就位於現今的立功路63號,終於在103年(西元2014年)元年22日入火安座。
土地公入住時還是一片荒蕪之地,廟公擔心是否會無人來捻香祈福,但廟裡的信眾卻表示自己有夢見未來熱鬧非凡的樣子,事實上也是如此,社區開始發展,越來越多人入住,人聲鼎沸香火隨之興旺,信徒與參拜的人也越來越多。
伯公的家是知識前衛的廟祠,居住在社區大樓一樓,廟方不會施放鞭炮,也不焚燒金紙,而是用平安米來代替,一爐只有一炷香,響應節能減碳;廟的對面是學校,廟公每天都會補一把平安糖,給來廟的學生們自由索取,保佑學子。以身作則,隨著時代進程演變祈福儀式,使福德正神祠更受當地人敬重。
由於是新興社區,參拜人士以青壯年居多,在伯公桌上的結緣品,有別於其他廟宇常見的壽桃、麵線、麻油雞,更多的是台中百年老店異香齋的麻糬鳳片糕、碗粿和糖葫蘆供信徒們享用。
新高里的福德正神祠讓我們見證了現代文化與傳統神學中的完美協作,在自身溫飽的水泥磚牆內,有著信仰的支持,為生活增添更多心靈上的庇護。有時間不妨到此參拜,見見這位土地公,傾訴之間,感受祂的慈悲與看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