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更新日期:2025/9/16
「你家的米被米蟲侵襲了,是不是該考慮丟掉?」每到夏天,這個問題一直讓很多家庭感到困擾。
為了只有幾隻小小的蟲子,是否真的需要浪費一整袋完好的米飯呢?然而,對於有蟲子存在的米飯,究竟還能不能安心食用呢?
根據農委會的專家解釋,台灣的米蟲種類多達65種,其中以米象為例,這些蟲子通常會在碾米階段(去除外層堅硬穎殼)時,將卵產在米粒中,如果家中的米缸中的舊米未能在短時間內食用完畢,這些蟲子有可能在米缸中繼續繁殖。
穀物是米蟲的主要食物,而不同米蟲對米的影響也各自不同。
稻米收割後儲藏前,米蟲會趁機挖一個小坑,把細小的蟲卵附著在米裡面,等稻米脫殼、包裝後,蟲卵就會跟著白米一起來到家中,形成我們常見的米蟲。
每到春夏之際是米蟲爆發的季節,因為在高溫下米蟲繁殖較快,而每年7、8月盛夏季節,病蟲害開始蠢蠢欲動。
因此建議小家庭購買2公斤以內的小包裝,在開封後應放置冰箱冷藏保存,並且進盡快用完畢。
✅ 小提醒:選購在地新收、產地直送的小包裝米是防蟲的好方法!
台灣常見米蟲包括:米象、殺囊、麥蛾與外米綴蛾等, 這些米蟲會在米中產卵,但由於卵產在米粒內,難以肉眼辨認,因此我們有可能在不自覺中將它們吃進肚子。
但若不小心煮熟吃下,基本上只是攝取了動物性蛋白質。
專家也曾指出,吃到少量的米蟲並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負擔,但是如果若一公斤的米中孵化出超過100隻以上的米蟲,則長徽菌的機會可能大幅增加。
✅ 米蟲處理建議:
少量:挑掉後仍可食用,不影響米質。
大量:可能已變質,建議丟棄並換購新米。
若發生大量米蟲,就有可能是米已經存放過久了,米質可能已經出現變化,則不建議再食用,應該少量購買新鮮當季的米,冷藏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
真空包裝的方式可以隔絕外界空氣、濕氣,影響包裝裡的米,透過將空氣抽出形成低氧或無氧的環境來抑制米蟲的生長,並保持米的新鮮度,較不容易使米蟲繼續生長。
但因為稻穀原本就已夾雜蟲卵,而真空包裝的加工過程中並不會有高溫殺蟲、殺菌的動作,所以導致開封後可能又有機會讓蟲卵恢復活力而著生小蟲子。
開封後建議:
.避免高溫潮濕環境。
.使用密封容器並冷藏。
.最佳賞味期為 180 天內。
米蟲繁殖率非常驚人,牠們只需要20天就能繁衍下一代,若家中的米存放過久,米蟲就會大量生長,最後整袋米都無法食用了。
米蟲防治三步驟:
1.買小包裝的米
減少儲存時間,降低米蟲孵化機率。
2.放置冰箱冷藏保存
米蟲孵化需要溫度和濕度,可以將已經開封的白米先放到冰箱冷藏庫裡保存,可延緩蟲卵孵化速度。
3.少量購買新鮮食用
任何食材只要新鮮就是王道,米也是,分次購買小包裝的新鮮米,並且盡快食用不但不易產生米蟲,且米粒裡水分飽足,口感也會更好喔!
我們提供各種小包裝當季新米,讓你夏天不再為米長蟲煩惱!